站点介绍
初秋的北京,天气微凉,但在城北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雪白的剑道上,十几个身着白色击剑服、头戴护面罩的孩子正手持花剑,或弓步突刺,或灵活格挡,金属剑身相击的清脆声响与教练的口令声、孩子们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场边,一位气质干练、目光专注的中年女性正静静观察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她,就是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
“看到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感受到他们身上迸发出的那种久违的活力,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在接受采访时,王钰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所指的,正是在经历了一段特殊时期后,孩子们能够重新、安全地回到他们熟悉的剑道上,继续追寻自己的击剑梦想。
回归:不止于脚步,更是心灵的释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和众多室内体育项目一样,击剑运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训练馆的暂时关闭、线下比赛的延期或取消,使得许多热爱击剑的青少年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那段时间,我们和所有会员单位、俱乐部、教练员以及家长们一样,内心都非常焦急。”王钰回忆道,“我们担心训练的间断会影响孩子们的技能水平,但更担忧的是,长时间脱离集体运动和剑道氛围,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运动习惯产生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当条件允许,安全有序地恢复线下训练被提上日程时,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的同仁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们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协助并指导各击剑场馆制定详尽的防疫与安全运营方案,从入场测温、健康码查验,到场地器械的定时消毒、控制单场次训练人数、保持安全距离等,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周密稳妥。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为孩子们构筑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让他们能够安心,让家长能够放心。”王钰强调。
回归并非简单地推开训练馆的大门,王钰观察到,一些孩子在初期重返剑道时,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体能有所下降,技术动作生疏,甚至有些孩子显得有些拘谨和犹豫。

“这时候,技术层面的恢复固然重要,但心理层面的疏导与激励更为关键。”王钰说,“我们反复告诉教练们,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去过分苛责孩子们暂时的生疏,首要的任务,是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对击剑的那份热爱,享受运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享受与伙伴们一同流汗、一同进步的团队氛围。”
理念:在挑战与超越中塑造品格
在王钰看来,击剑运动对于青少年成长的价值,远不止于强身健体或掌握一项技能。
“击剑被称为‘格斗中的芭蕾’,它既需要爆发力、协调性、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更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快速的临场判断力以及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她娓娓道来,“每一次交锋,都是一次脑力与体力的双重博弈,孩子们在剑道上学会的,是如何在电光火石间冷静观察、果断决策;如何在得分时保持谦逊,在失分时迅速调整心态、重振旗鼓。”
王钰认为,这种在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对于塑造青少年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勇于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倡导‘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这个‘快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她进一步阐释道,“它不仅仅是赢得比赛后的欢呼雀跃,更是在日常训练中,克服一个技术难点后的成就感;是体能突破极限后的畅快淋漓;是与队友默契配合后的相视一笑;甚至是面对强大对手,虽败犹荣后所收获的宝贵经验,这种深层次的快乐,源于内心的成长与充实。”
为了营造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北京市击剑协会也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他们策划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线上挑战赛、技术云交流,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努力保持孩子们与击剑运动的连接,随着形势好转,小规模的、分级别的线下交流活动也开始逐步恢复,旨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以剑会友、展示自我的平台。
“我们正在策划一系列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性的击剑普及活动,希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击剑、爱上击剑。”王钰透露,“目标是降低门槛,让击剑运动走出‘象牙塔’,成为更多青少年日常体育锻炼的一个优质选择。”
夯实基础,静待花开
作为协会副秘书长,王钰对北京青少年击剑运动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与期待。
“首要任务依然是夯实基础,推动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提高。”她表示,协会将继续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升教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为不同水平的选手提供合适的晋升通道;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推动击剑运动进入更多校园,丰富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
谈及近期目标,王钰说:“我们希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帮助所有暂停训练的孩子们都能顺利回归,重拾信心和热情,我们也鼓励各俱乐部和教练员,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

对于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学训矛盾问题,王钰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们始终认为,文化学习与击剑训练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效率,击剑运动所培养的专注、自律和善于规划的能力,恰恰能够迁移到文化课学习中,帮助孩子成为更全面的人才,我们希望家长能以更长远、更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击剑之路,不必过分纠结于一时的胜负得失,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在参与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采访结束时,训练馆内的孩子们刚刚结束一组实战练习,他们摘下护面,小脸通红,汗水顺着发梢滴落,但每个人的眼神都明亮而兴奋,互相讨论着刚才的招式,笑声朗朗。
王钰望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看,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剑道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一方竞技的赛场,更是一个承载梦想、友谊和汗水的地方,我们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片土壤,让更多的种子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窗外,华灯初上,而馆内,关于勇气、智慧与成长的课程,仍在继续,那一方狭长的剑道,仿佛一个微缩的人生舞台,见证着少年们一次次地挑战自我,享受着重返与坚持所带来的、最纯粹的快乐。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