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介绍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36强赛的最后一轮比赛中,凭借新加坡队的意外胜利,惊险晋级18强赛,这一结果让许多球迷和媒体人回想起范志毅多年前那句“中国足球脸都不要了”的经典吐槽,此次晋级背后,并非国足自身实力的体现,而是运气和外部因素的叠加,范志毅或许不必再为这支球队落泪,因为遗憾本就源于水平有限,而晋级18强更多是新加坡“帮忙”的结果。
在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男足客场对阵韩国队,最终以0:3失利,同组的泰国队主场迎战新加坡队,根据规则,中国队需在积分或净胜球上压制泰国队才能晋级,赛前,中国队积8分,净胜球为+1,泰国队积5分,净胜球为-2,理论上,泰国队若以3:0或更大比分获胜,将凭借净胜球优势反超中国队。
新加坡队虽已提前出局,却在比赛中表现出顽强的抵抗力,泰国队虽率先进球,但新加坡队在下半场扳平比分,最终以1:1战平,这一结果让泰国队积分停留在6分,净胜球为-1,未能超越中国队,中国队因此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晋级18强赛。
从比赛过程来看,中国队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对阵韩国队时,球队在攻防两端均处于被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个人能力,中场控制力不足,前锋线浪费机会,防守漏洞频出,这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国足实力下滑的缩影。
在本届预选赛中,中国队并未展现出强队风范,小组赛首轮客场击败泰国队本是亮点,但随后主场被韩国队轻松击败,又在主场与新加坡队战平(比分2:2),暴露了球队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对阵新加坡队时,中国队在上半场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连追两球,若非最后时刻点球扳平,甚至可能输掉比赛,这种表现足以说明,国足的水平确实“就这么一点”。
范志毅作为前国脚和知名评论员,曾多次批评中国足球的退步,他在一次采访中坦言:“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从青训到联赛,再到国家队,都有深层次弊端。”此次晋级18强赛,更像是一记“耳光”,提醒人们:如果没有新加坡队的“帮忙”,国足可能连36强赛都无法突围。
国足水平停滞不前的根源在于青训体系和职业联赛的困境,近年来,中国足球虽投入巨资归化球员和聘请外教,但基础建设并未改善,青训人口持续萎缩,年轻球员培养缺乏系统性,导致国家队人才断层,本届国家队中,30岁以上球员占多数,年轻球员如戴伟浚、朱辰杰等虽有机会,但整体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
中超联赛受经济因素影响,竞争力下降,俱乐部欠薪问题频发,外援质量下滑,联赛水平难以保障国家队球员的状态,这与日本、韩国等邻国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联赛健康运转,为国家队输送了大量人才。
晋级结果公布后,中国球迷的反应复杂,有人为晋级感到庆幸,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调侃“感谢新加坡队”;更多人对国足的未来表示担忧,有球迷直言:“这种晋级方式毫无意义,18强赛只会暴露更多问题。”媒体评论也普遍认为,国足需正视现实,而非沉迷于侥幸胜利。
范志毅在赛后采访中表示:“晋級是好事,但我们要清醒,中国足球不能总靠别人‘帮忙’,必须从自身做起。”这番话引发共鸣,许多人呼吁足协进行彻底改革,包括加强青训、改善联赛管理、提升教练水平等。
这不是国足第一次靠运气晋级,在过去的预选赛中,类似场景屡见不鲜,2015年亚洲杯预选赛,中国队依靠泰国队击败黎巴嫩队才惊险晋级;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国足虽最终出局,但曾凭借其他球队的“帮助”保留希望,这些经历表明,侥幸晋级往往掩盖不了实力不足的本质,最终在大赛中惨淡收场。
与亚洲强队相比,中国队的差距正在拉大,日本、韩国、伊朗等队依靠自身实力轻松晋级,而中国队却总在生死边缘徘徊,这种对比凸显了中国足球的落后地位。
晋级18强赛后,中国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18强赛分为三个小组,每组6队,前两名直接晋级世界杯,第三名参加附加赛,以国足当前水平,想从小组中脱颖而出难度极大,对手可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沙特等强队,比赛将更加激烈。
足协已表示将调整国家队计划,包括更换外教伊万科维奇(注:现任主帅)或加强备战,但长远来看,唯有深化改革才能拯救中国足球,专家建议,足协需放弃短期功利主义,专注于青训体系重建、联赛职业化和技术风格塑造,范志毅也呼吁:“足球不是靠哭就能进步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
中国男足的此次晋级,是一次幸运的意外,而非实力的胜利,范志毅不必为此落泪,因为遗憾本就源于水平有限,新加坡队的“帮忙”虽带来短暂喜悦,但掩盖不了深层次问题,国足需在18强赛中直面现实,而中国足球更需一场彻底革命,才能走出低谷,否则,类似的“幸运”只会成为另一种讽刺。
评论列表 (0条)